#WeatherNext 2

11月17日,谷歌DeepMind与谷歌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WeatherNext 2。 这款产品带来了两大核心突破:速度提升8倍,且能提供每小时分辨率的预报——这意味着在单个芯片上,模型可在不到一分钟内生成数百种可能的天气情景,而传统超级计算机完成同类任务需数小时。 在精度上,WeatherNext 2在温度、风力、湿度等99.9%的天气变量上超越了前代,预报时效覆盖0至15天。 目前,它已应用于谷歌搜索、AI助手Gemini、Pixel手机天气功能及Google Maps平台的天气API,并将于未来几周内整合到Google Maps中,为用户提供实时、精细的天气服务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对短期灾害的预测能力。在提前三天预报热带风暴路径时,新模型比上一代提前了约24小时。DeepMind研究员Akib Uddin指出,每小时一次的预报对能源交易员、农业从业者等行业尤为关键:“更精细的数据让决策更精准,比如风电场可据此调整发电计划,能源公司能优化调度。” 这一突破源于DeepMind开发的“功能生成网络”。传统模型通常针对单一气象要素(如温度、风速)训练,而新方法可通过学习各要素间的关联,直接预测复杂系统,例如区域热浪蔓延或风电场功率波动。 当然,技术仍有提升空间。DeepMind科学家Ferran Alet坦言,由于训练数据在极端天气场景(如异常降雨、暴雪)中存在缺口,模型对此类事件的预测能力还有待加强。“这是我们持续改进的方向。” 目前,WeatherNext 2已通过Google Cloud的Vertex AI、BigQuery和Earth Engine向企业与研究机构开放。这一领域的竞争正日趋激烈,包括NVIDIA、微软、AccuWeather及华为等公司均在布局AI天气预报系统。 从个人手机上的天气图标,到企业的决策支持工具,WeatherNext 2正用技术改变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方式。它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,更预示着AI在气候服务领域的广阔应用——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预测,我们正逐步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规划”,让科技更贴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。